近些年來,關于建筑的吐槽源源不斷。一面是“羅馬”“普羅旺斯”等洋名字遍地開花,規(guī)劃卻是千城一面;一面是奇形怪狀的大樓突兀而立,違和之余,又山寨到讓人哭笑不得。有人總結,國內建筑有五大“怪現(xiàn)狀”:崇洋,求怪,趨同,貪大,逐奢。如此虛火上浮,不接地氣,著實“病”得不輕。
建筑審美上的媚俗與附庸,從來不是空穴來風。說到底,屢屢跌破底線的“最雷建筑風”,還是人們有欠自信的結果。習總書記說得好,中國建筑就應該“長一張‘中國臉’”,這可不僅給開發(fā)商和設計師們開了藥方,還順便提醒了圍觀群眾——得有自信!
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從詩書禮樂到鐘鼎彝器,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,素來為國人所津津樂道。然而一到談及傳統(tǒng)建筑,多數(shù)人不是一臉茫然,便是心懷遺憾。保存下來的古建筑本就不多,往往還被歲月剝去了光彩,有幾分“土里土氣”,相形之下,歐洲古建筑遍地開花,如風光片里古堡的堅固偉岸、教堂的華麗炫酷,讓人如何與之一較高下?
有這樣一層心態(tài),中國當代建筑的“捕風捉影”之路就停不下來了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,國內建筑設計長時間尾隨國外潮流,連古都北京都淪為先鋒建筑的實驗場。比如2009年評選出的北京“新十大建筑”,與50年代的“十大建筑”相比,美則美矣,卻看不出與中國傳統(tǒng)的血緣,實在是美得有些蒼白。難道,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嗎?此言差矣。
以中西古建筑最顯著的對比,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磚石為例。乍看之下,木質建筑簡樸,易朽,扁平,似乎很難與巍峨高聳的石頭教堂一爭高下。有人把這歸咎于古人的技術不行,或材料短缺。但事實上,中華大地并不缺石材,古代冶金技術的世界領先,石料開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進。同時,老祖宗們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,譬如陵墓,在他們看來,才是該用石頭堆砌的。而從秦漢陵墓的空間布局、工程結構之精妙來看,早在那個時代,我們的磚石建筑就已經(jīng)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。
因此,對于磚石建筑,古人“非不能也,乃不為也”。就像中國傳統(tǒng)繪畫對散點透視的情有獨鐘一個樣,形式和質料上的偏好,其實是一種文化選擇。
追根溯源,審美偏好的出發(fā)點,還取決于人與環(huán)境的相處方式。歐洲建筑多以石砌,呈豎向聳立之勢,以求“飛升天國”的不朽。而中國建筑的外部形態(tài),基本是橫平舒展,寄寓著華夏先民對土地的依戀。在中國古人心中,石頭冰冷堅硬,缺乏生氣,太過疏離自然,至于尋常起居,則一定要置身于“生生之氣”的土木之中,以求“天人合一”的居住理想。
中西建筑在文化體系中的“地位”也不盡相同。在西方,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載體,法國作家雨果就曾說過,“建筑是石頭的史書”,一切藝術門類都須為建筑服務,繪畫之,雕刻之,詠嘆之,摹寫之,以圖將其打造為“高大上”的永恒紀念碑。而古老的東方中國就不這么看了: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載,不朽之盛事。相比于文字上的“理想主義”,中國人在對待建筑上體現(xiàn)出了充分的“實用主義”態(tài)度。
兩千多年前,孔老夫子就曾說過:“君子不器。”重道輕器,由是成為中國人精神上的一抹濃重的底色。在傳統(tǒng)文化里,精神遠比物質更受尊崇。國人向來不求物質之長存,即便建筑,也和世間萬物一樣都有新陳代謝、自然生滅。儒家倡導“卑宮室”,往往把“大興土木”等同于“勞民傷財”,更抑制了對建筑規(guī)模的奢華追求。
縱觀世界歷史,宗教信仰對于建筑技術的進步、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關重要。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時百年,這樣的不計人力物力的投入,只能是為神而非人服務的。中國則不然,“敬鬼神而遠之”。老百姓追求的是現(xiàn)世的幸福,土木之事也以現(xiàn)世為重。連佛教傳入中國后,也變得越來越世俗化:寺廟布局從以佛塔為中心漸漸演變?yōu)橐缘钐脼橹?,似乎暗示著人們更傾向于在現(xiàn)實營造佛國凈土;中國的重樓式佛塔,在全世界更是獨一無二,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,逐層登臨更顯親近;到后來竟至“此心即佛”,已無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質的渲染來吸引信徒了。
由此觀之,中國古建筑的貌不驚人其來有自,完全不必妄自菲薄。傳統(tǒng)文化真正的精髓,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與意境的博大嗎?
不過必須承認的是,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本身的特征,也給當代營造帶來了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進入現(xiàn)代社會,不僅建筑材料的性質改頭換面,群組結構和院落式格局,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更難有伸展空間。但換個角度思考,傳承不能局限于形式,更要重精髓,傳統(tǒng)中簡約、質樸、追求整體效果與環(huán)境和諧的理念,不是比木石之爭更貼近核心?要使建筑外觀有一張“中國臉”,少不了傳統(tǒng)建筑理念這一顆“中國心”。
好在,行業(yè)內外反思之聲的日益增多,也讓文化自覺意識漸次復蘇,造出“中國范兒”的呼聲都已越來越高。近年來的一些建筑,如上海世博會場館、北京APEC會議場館等,都呈現(xiàn)出回歸傳統(tǒng)的趨勢。而習總書記點贊的浙江美術館尤其堪稱“中國風”的典范,粉墻黛瓦、坡頂穿插,江南水墨畫般的風韻,宛如從西湖邊長出來的一般。
從“大屋檐”的風行到小元素的點綴,從單純的外觀復古到“不求形似但求神似”,中國的建筑師正在超越標榜個性的“異軍突起”,而入于“萬物總而為一”的和諧共存。這樣的建筑,才當?shù)闷?ldquo;中國氣派”這四個字。畢竟,一方水土不僅養(yǎng)一方人,也生長出了一方屋檐。